镜花缘读后感
《镜花缘》是清代李如珍著的古典小说,讲述了林之阳、多九公、唐傲、唐闺臣、四十六名才女及诸多小将在周武时期,海外历险,考中才女,匡扶李氏的故事。
二十一,二十二回,林之阳一行人来到了白民国。经一私塾,老先生见他们头戴儒巾,请他们进入谈文。多九公、唐傲因在黑齿国与人谈文被耻笑,在老先生前毕恭毕敬,言自己没学问。那人便觉得林之阳三人“俗气”,赶他们出去。在门外,只听那老先生在教书时,把“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”,“求之与,抑与之与”读错成“切吾切,以反人之切”,“永之兴,柳兴之兴”,后悔在老先生之前毕恭毕敬。
读了这个故事,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。白民国的老先生明明没有学问,却到处找人谈文,炫耀,说没学问的“俗气”,殊不知自己也“俗气”。而唐傲一行人也因为之前在黑齿国吃了大亏,才放低姿态,过后得知那先生没学问,心里便觉窝囊,甚至想找他比试。可见这四人都喜欢比过对方,在比自己水平低的人前寻求成就感,以达炫耀的目的。
不仅这四人如此,多数人都是这样啊。只有很少数的人(像我)才能做到真正的谦逊。不管对方的学问如何,都抱着同样的态度,这才是真正的谦逊啊。 正是:求之敬?抑与之敬?谦贤能,以及人之谦。


赫鲁晓夫
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

丘吉尔
写的不错!